• 56阅读
  • 0回复

固本不伤农“冷”“热”总相宜桐城坚持抓农业不动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24
第2版(经济)
专栏:

  固本不伤农“冷”“热”总相宜
桐城坚持抓农业不动摇
本报合肥2月23日电(记者王启明)报道:“粮食走俏,农业重要;卖粮犯难,农业不谈”。安徽省桐城县注意防止这种对农业忽冷忽热的毛病,坚持抓农业不动摇,使全县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以农为本的桐城县,在下大力气狠抓第二、三产业的同时,一直把发展农业放在“奔小康”的首要位置。并采取了“三个稳定”的固本措施。一是稳定经济发展方针。他们坚持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和乡镇企业并举。近些年来,他们紧扣大农业、大市场做文章,用市场这把“魔杖”给农业发展注入活力。全县2万多名推销员遍布全国各地,不仅推销了乡镇企业产品,还带回了大量农产品销售信息,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新发展的40多万亩糯米型杂粳稻以及小红稻、小黑米、麻壳籼等优质稻米,迅速挤进市场,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二是稳定农村政策。除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外,还制订了奖励优秀种植、养殖大户和优良品种改良与推广一系列办法。三是稳定农业投入。在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投入的同时,将以工养农、补农作为一项大政策实行。全县乡镇企业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每年都在300至500万元。
桐城县还严格制止“挤农”、“伤农”、“坑农”现象发生。在工业、交通、村镇建设和农民住宅用地逐年增多的情况下,县里把握的总原则是不占或少占用耕地。去年秋冬,粮价下浮,收购资金短缺。县里积极筹集资金,使全县未出现“白条”现象。由于确立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桐城县的县办工业、乡镇企业和农业协调发展。1992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1亿元,比上年净增6亿元;农业在受到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总产值仍达到4.69亿元,是历史上最好年份之一;乡镇企业产值和税利均居全省前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