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议一议“下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01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议一议“下海”
编者的话:“下海”,现在是个热门话题,议论纷纷,众说不一。我们把一些同志的意见发表出来,以供思考,也许有助于对“下海”问题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
下海不等于练摊
赖朝树(重庆电视二台):现在对“下海”的理解有些狭窄。一提起“下海”,有些人就想起电视当中教授练摊的形象来,再不就是承包舞厅、开服装店、注册公司之类。这些想法很不全面。海,是指市场经济而言。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占有举足轻重地位。搞好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快转换经营机制,使他们真正走向市场,应该是“下海”的中心环节。
也要有人在岸上
郝慎旭(辽宁抚顺市石油二厂):有了市场经济这个海洋,就应该有大批的“下海”人,这是没有疑问的。然而,岸上也需要人。需要有造船的人,织网的人,预报天气的人。下海打捞的产品,需要有加工的人、销售的人、储运的人,等等。而这一切活动,还需要有人指挥、协调、联络。这些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下海”不“下海”,要根据工作需要及个人志向、特长综合考虑,不能一哄而下。前些日子,报上介绍一个对古梵文有研究的博士放弃专业去特区经商的消息,读了觉得可惜。其实,对这一专业的研究与突破,自有很大的价值。当然,这里牵涉到进一步改善机关干部与知识分子待遇的问题。博士如此选择,也许有苦衷。这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考虑解决办法。
下海不要忘记下田
吴平(江西抚州市委宣传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及农村干部步入第二、三产业,走向城市、市场。种地越来越受到忽视。眼下正是准备春耕的时候,可是青壮年农民涌向火车站去大中城市打工的越来越多。这既给铁路、公路运输造成巨大的压力,也给农村春耕生产造成了损失。尤其是不少农村基层干部加入进城洪流,更应该引起重视。当然,靠行政手段下禁令是很难取得理想效果的。抓这件事应当与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结合起来。党中央国务院最近三令五申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但有些地方还是贯彻不了。比如打白条现象,至今也还没有完全解决。农民辛辛苦苦种一年地,那点微薄收入又被不合理的额外摊派拿了去,哪还会有很高的种田积极性?一些地方乡镇企业发展缓慢,也对农民缺乏吸引力。所以,目前农村一些基层干部带着农民到城市里去下海,是许多原因造成的结果。如何才能做到下海不忘种田,下海与农副产品走向市场联系起来,是一个大题目,需要开展研究,拿出恰当的对策。
“下海”三戒
邹新茂(广东兴宁县人大常委会):一戒心无主见,盲目“下海”。听别人说服装加工赚钱就一窝蜂搞服装加工,听说房地产最有“捞头”,就又转向房地产……这样下海,恐难如愿。二戒缺乏毅力。有的“下海”者对困难挫折估计不足,一旦事不遂意,难题接踵而来,就灰心丧气,两腿发软,寻思着还是铁饭碗好。如此意志薄弱,难达彼岸。三戒急功近利。有的人发财之心太急,恨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小生意不愿费力去做,总想一镢头刨出个金娃娃,一夜之间变富翁,这种想法未免太天真。还是要讲求实际,稳扎稳打,从小做起为好。切记欲速则不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