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台湾各界欢迎“汪辜会谈”取得成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5-02
第4版(要闻)
专栏:

  台湾各界欢迎“汪辜会谈”取得成果
新华社北京五月一日电新华社记者范丽青综述:连日来,台湾各界人士和社会舆论对日前在新加坡结束的两岸首个受权的民间机构领导人的会谈——“汪辜会谈”给予高度重视和热烈的评论,对会谈所取得的成果表示欢迎,并肯定会谈的意义。他们中的不少人认为,这次会谈具有历史性意义,是两岸民间交流迈向制度化的里程碑,为两岸协商对话的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民党发言人、文工会主任祝基滢在会谈结束当天发表评论说,“会谈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两岸民间往来所衍生的问题,虽然一次会谈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有了第一次后,相信未来的接触可以逐步解决更多的问题。”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委黄昆辉说,“会谈完全达成预期目标,是两岸民间交流迈向制度化的里程碑。”虽然黄昆辉仍表示会谈不意味着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步伐加快,但他又说,“会谈的积极意义是通过会谈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两岸人民的互信,促成有尊严、有秩序的交流,将是两岸关系迈向中程阶段的基础。”
“立法院”内,国民党籍的“立委”对会谈成果大多数予以肯定。不少人认为,“对未来两岸交流有正面意义”,会谈是两岸隔绝四十多年后的首次较为正式的接触,能谈就是开始,今后两岸必然有更多层面的会谈,产生一种双方可以互利,此次谈不成但下次可以逐渐达成协议的预期心理,更有助于促成以经贸打头阵,其他层面陆续推展,逐步完成中国统一的远程目标。还有人认为,会谈可能带来政治效应,使“三通”等问题在岛内出现紧迫感。“民进党”籍“立委”曾派人前往新加坡干扰会谈,但也有不少人对会谈的结果表示肯定。他们承认,会谈是两岸正式对话的起步,是两岸关系解冻的开始。
台湾工商界对会谈结果表示欢迎,一些人士表示,会谈虽未签订台商投资保障协定,但实际上今后海峡两岸若就一些实际的经济互补问题进行商谈,要比谈投资保障协定来得实际。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许胜发说,“工商界对会谈给予正面肯定。会谈为两岸间交流跨出历史性的一步,对于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将有密切的关系。”
台湾各大报四月三十日均发表评论,评估“汪辜会谈”的整体成果及意义、得失。国民党中央日报已连续七天发表展望“汪辜会谈”的系列评论。三十日的社论说,备受国人关注及世人瞩目的会谈在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个协议后告一段落,这项具历史意义的成果,对两岸民众往来相关权益均可提供保障,同时启开海协人员进入台湾的管道,有助于两岸防制犯罪,扩大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因此,这次会谈可谓获得很好的效果。社论还说,加强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不但是一项互利互惠的措施,更能有助于消除两岸四十年来所存在的敌意,此次“汪辜会谈”只是启开合作的起点。
联合报的社论总结了会谈“有益于未来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几个意义:其一、会谈始终在理性、沉稳、有节制的情形下进行,这种方式与过程,已为今后两岸两会的联系及会谈制度树立一个可资依循的模式。其二、会谈的整体气氛颇能符合对等、善意与互重的原则。其三、为今后两岸间逐步协调与处理有关的经贸交流事务,提供了一个具有发展性、前瞻性的范例。设定了一个实事求是的主调,有利于两岸良性互动的开展。社论最后建议台湾“陆委会、经济部、经建会”在会谈结束后,对于两岸经贸交流的前瞻性策略重作检讨和规划。
中国时报题为《迎接两岸以对话解决争议的新时代》的社论认为,会谈达成显著的成就,“实已为两岸协商对话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历经近半个世纪以来两岸关系从对峙走向和平的一个重大发展关键。”涉及两岸交流文件的签订,为两岸化解歧见,促进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经验,值得重视和珍惜。同时说明两岸对于解决交流所衍生的问题,以及推动有利于双方的民间交流项目均有相当的诚意和决心。社论还认为,虽然有关经济事务因政治歧见未能在会谈中达成一致,但双方在共同协议中已明言,将就台商投资权益与两岸工商界人士互访等相关事宜择地继续商谈,这是双方本着求同存异,逐步寻求解决问题的良好愿望,为未来最终解决问题留下善意的基础。
台湾新生报高度评价了会谈的意义。其社论说,“汪辜会谈”为两岸互动关系建立了一套可以接受的成功模式,不失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好的开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