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民富县才富——河北清河县委是怎样抓经济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01
第2版(经济)
专栏:改进领导方法建设农村小康

  民富县才富
——河北清河县委是怎样抓经济的
本报记者黄彩忠河北日报记者米保广
编者按:清河县是在“不靠山,不靠水,不靠大城市,不靠铁路;地下没矿藏,地上没特产”的条件下抓经济建设的。他们走的路子,采取的措施,自然有其特殊的一面,但也有不特殊的地方,各地可以做也应该做到。这就是自始至终贯穿在他们工作中的主旋律: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重视群众切身利益。他们眼睛向下找突破,眼睛向下求发展,眼睛向下用人才……他们的眼睛总是关注着群众,由此得到群众的拥护,上下一个劲地发展经济。
改进领导方法建设农村小康
俗话说“富了和尚穷了庙”。有“北方温州”之称的河北清河县,10年前起步靠的是发展民营经济,办家庭工业的个体私营企业相当多,转眼间两三年功夫冒出许多“万元户”,人们不免怀疑会不会“富了农民穷了县”。直到今天,有这种担心的人仍不少。事情果真如此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于11月初访问了清河。
汽车进入县城,我们首先发现,“两条马路一盏灯”的旧貌大改观了。29条大街纵横整个城区,商店、企业、宾馆、饭店鳞次栉比。我们漫步被誉为清河“小王府井”的商贸城,样式各异、装饰典雅的楼房一幢连着一幢,排满了1.6公里长的大街两侧。近几年2000多户农民进城开店办厂,县城建设投资3.5亿元,其中90%出自农民。城区面积比10年前扩大近10倍的清河县城,是一座典型的“农民城”。
10年间的两届县委书记,对于今天的变化似乎早有预见,他们对自己的发展战略心里有底:万丈高楼平地起,广大农民富就会为县富打下坚实的根基。先积富于民,而后露富于县。最能说明问题的数字是财政收入:1983年仅485万元,当年吃国家补贴30万元;1993年增加到3000万元,还上交国家156万元。10年间财政收入增长5倍多,民若不富,没有税可交,甚至还要靠救济过日子,县能这么富吗?
给转得快的“轮子”加油
抓经济从何入手?1984年,各地的乡镇企业开始红火起来了。那时,地区制定的发展方针是:“四个轮子(国家、集体、联合体和个体)一起转,给集体企业多加油”。开始,县委也曾把主要精力用在发展集体企业上,计划一年之内兴办和恢复76个集体项目,可是折腾一阵子,把吃奶的劲都使上了,最后仅恢复一家小化肥厂,还不怎么景气,卖的价钱没有成本高。前任县委书记段连庄如今退下来了,他回顾当年那段历史说:“这跟打仗一样,投入大,伤亡多,攻不下,打的是消耗战,这就逼着我们另找突破口。”
突破口在哪儿呢?70年代初,清河的社队工副业曾兴旺过一阵子。1975年“割资本主义尾巴”时,把1300多摊集体企业冲散了。80年代初“大包干”兴起,又把农村集体经济的“家底”连同责任田一块分到了户。这种“散”与“分”,使农民一方面迫切要求致富,另一方面又不愿走吃“大锅饭”的老路,决心选择自己愿走的致富路。这时,被打散的1300摊企业的四五千个业务员,或跑到外地,或转入“地下”,搞起了家庭小工厂。在当时“名不正言不顺”的家庭工业,因其机制灵活,投入少,见效快,办得红红火火。这景象使县委看到,家庭工业是发展清河县域经济的突破口。他们毅然作出决策,响亮地提出:“四个轮子一起转,哪个转得快就给哪个加油”。家庭工业由此出现惊人发展,一户致富几户跟,几户致富带全村;在1.9万多个家庭工厂的基础上,出现了8个专业乡镇,120多个专业村,并形成在全国小有名气的汽车配件、摩托拉线、合金刀具、精梳羊绒等4大行业。如今,清河家庭工业正走出家庭,个体、私营企业的固定资产总值已占清河社会固定资产总值的80%以上。
回顾家庭工业10年发展的历程,县委书记孙彦敏说:“在一个县,只有一个发展经济的最佳突破口,哪一个突破口最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清河把家庭工业作为驱动轮,不仅是客观的选择,符合经济规律的选择,也是体制上的一种选择。”
咬住“青山”不放松
清河近10年经济发展除快速之外,一个显著特点是“持续”。产值、税收、人均收入、利润等4项经济指标,除1990—1991年因主要受国际羊毛绒市场影响有所下浮外,其余8年都保持着一个劲向上扬的态势。相邻县反映清河“天天有进步,迈不了大步迈小步”。县领导强调,这些年抓经济做到了“不管东南西北中,咬住青山(发展经济)不放松”。不管人家有什么怀疑,甚至指责清河发展经济的路子错了。他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不变,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的路子不变等“六个不变”。
突破口选准之后,县委的工作重点是如何组织大兵团向前推进。这些年他们一直按照“把没钱的变成有钱的,有钱的变成缺钱的”思路抓经济工作,采用的是行之有效的“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这里所说的“两头”,一是没有脱贫的不富裕的农民,一是开始富裕的少数农民企业家。这个县尽管家庭工业起步早、发展快,但仍有30%多的农户没有加入务工经商的行列,有为数不少的农民致富无门路。对这一部分尚未富裕的农民,县委一方面依托本县行业和区域经济优势,采取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的办法带动他们务工经商,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使农民通过发展商品型农业增加收入。对于那些已经走出家门的工商企业,他们提出并实施以“大规模、多投入、高科技、外向型、名优特”为主要内容的规模工程。去年全县投入1.1亿元,新上41个项目。今年又投入2.9亿元新上项目145个,其中投资200万元以上的35个,固定资产总投入1.7亿元。明年上半年已备好的项目18个。这些新上项目基本上都是农民企业家投入的,因此在清河出现了最有钱的成了最缺钱的现象。这样,在治穷致富的道路上,一方面抓面的扩大,一方面抓点的提高,使农民在“无钱、有钱、缺钱”循环往复的转换更替中,达到户户变有钱,小钱变大钱,带动全县经济不断登上新台阶。
为帮农致富搞好服务工作,清河县委、县政府还自觉地改变领导经济的行为方式,正确界定政企关系,提出了很受上上下下欢迎的5句话:“你赚钱我保护,你发展我铺路,你纳税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你违法我查处”。他们对各种经济成份一视同仁,一律视作纳税人。这样做的结果,一是使个体私营经济得到发展,二是使不同经济成份交互运行的混合企业大量产生。例如农民翟书来办特种耐火材料厂,产品供不应求,他想发展,但贷款受卡,征地困难。在政府帮助下,他“嫁接”到县二轻公司,由二轻公司出面,先后为其征地50亩,贷款近千万元,气势宏伟的厂房盖起来了,还引进了国内一流的生产线。类似的混合企业实现了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使不同经济成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目前,全县注册的企业1100多个,属混合型的已达700多家。
宝贵的资源是人才
清河人能干,清河能人多,时不时就冒出一个。县委书记孙彦敏对我们说,最近他就发现了两个,一个是武宋庄村的,完全由他个人掏腰包500万元在县城盖了一座振兴大厦;另一个是华那村的,前不久投资400万元建了一个羊绒厂,这两个人在清河都名不见经传。能人钱多,能量更大。他们在自身致富的同时,往往带动一片人脱了贫,这就是清河人常说的“墨迹效应”。
清河经济的发展主要靠一批能人支撑着。清河已是全国主要的汽车配件基地之一,摩托拉线产销量占全国的60%以上;精梳山羊绒年加工量35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产品畅销国际市场;耐火材料覆盖国内70%的冶金、化工市场。在这里,商品基地的形成,供销市场的拓展,能人都功不可没。县委抓经济,眼中一定要有人,特别要注重那些有本领带动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能人。
羊绒行业的形成就是典型的一例。清河没有山,也就没有山羊。起初,有个叫代子路的农民业务员,去内蒙古联系业务,在一家毛纺织厂里,发现被当作废料扔掉的下脚料里含有短山羊绒,便拉回一汽车,用梳棉机试着梳出百十公斤短羊绒,居然赚了6000多元。这一下产生了“墨迹效应”,许多农民也跟着干起来,越干越会干。后来,“凡有山羊的地方都有清河人”,成千上万的采购员跑到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大车小辆地把山羊原绒运到清河。清河农民创造出精梳羊绒新工艺,使梳出的山羊绒提取率比一些大厂高,长度损伤率由通常20%降到8%,成本降低15%。接着,农民企业家宋永恒又同科研单位携手,研究出纺纱新工艺,使纺纱支数达到80支,远远超过国内28支和国外32支的水平。清河羊绒大量出口,年创汇1亿美元。难怪世界名牌英国道森毛纺织集团的老板说:“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
看来,优势、劣势也常常是共存的。清河不靠山,不靠水,不靠大城市,不靠铁路;地下没矿藏,地上没特产。县领导说:“四不靠”、“两没有”,是没有物质方面的资源和条件,但清河有个最大的资源——人才。贫穷的历史造就了乡间众多的能工巧匠,逼迫人们养成了外出经商的传统习惯。县委便下气力发现、培养能人,尤其是保护能人。1988年,清河成立“支持大户办公室”,第一批列出的被支持的能人就有96个。当时,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的同志来清河调查,高度评价他们那在全国也少有的办公室,是改革中的新生事物。这次,我们采访清河能人中的代表宋永恒,他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我是一颗种子,县委、县政府给了我雨露和阳光。”显然,农民的创造正是县委、县政府鼓励的结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