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各地民政部门发展社会福利生产 积极安置盲聋哑残人员就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9-02
第3版()
专栏:

各地民政部门发展社会福利生产
积极安置盲聋哑残人员就业
本报讯 记者贾昭全报道:全国各地民政部门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生产,安置城镇盲聋哑残人员。据统计,现在全国民政部门举办的社会福利工厂1,200多个,职工13万多人,其中盲聋哑残人员4.8万多名。
各地民政部门举办的社会福利工厂,是党和政府安置城镇盲聋哑残人员的渠道之一。早在五十年代初期,各地民政部门就组织社会福利性生产,帮助盲聋哑残人员和其他无业人员开展生产自救。“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林彪、“四人帮”大批所谓“福利主义”、“唯生产力论”,社会福利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许多工厂被强迫撤销、合并,大批盲聋哑残人员得不到安排。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各地政府在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待业人员的工作中,对盲聋哑残人员除了通过劳动部门招工、兴办街道集体企业等渠道进行分散安置外,民政部门还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生产,集中安置盲聋哑残人员。1978年以来,各地民政部门在整顿、提高原有社会福利工厂,扩大福利生产的同时,又举办了300多个福利工厂,为广大盲聋哑残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各级党、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社会福利生产一直很关心,在安排生产计划、确定生产任务、供应原材料、改善经营管理、解决生产资金和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不少照顾和支持。为了加强对社会福利生产的领导,各地陆续成立了企业性的民政工业公司。对于许多社会福利工厂在经济调整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各地党、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很重视,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些措施。现在,全国各地社会福利工厂能生产电子元件、胶木电器、橡胶制品、机械配件、五金电料、棉纺轻工、工艺美术和食品加工等1,000多个产品,去年总产值7亿多元,上交税金和利润1亿多元。随着生产的发展,盲聋哑残人员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得到改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